English

愿更多的经济类图书“出口”世界

1998-06-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时下世界杯足球赛正比得如火如荼,人们在过足一把“球瘾”的同时,不免因没有中国球员的身影而深深遗憾。走向世界,恐怕不仅仅是中国足球队的事情,中国的经济学家同样肩负着这一使命。

中国经济学家用外文写书并在海外出版,已不是新鲜事,用中文写的书被译成外文,虽时有耳闻,但并不多见。而一本专著已被用中文简繁体、英文、日文、韩文出版,并还将用法文和越南文出版,则实属罕见了。这本书便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李周研究员所著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以下简称《奇迹》)。

其实,早在该书中文版出版的1994年,国内经济圈便给予了它高度的评价。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同时引起了很多国外经济学家的关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帕金斯(DwightH.Perkins)对该书的评价是:该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初16年,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总结概括。另一位发展经济学的顶尖级学者,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卡尔.伊切尔(CarlK.Eicher)写的评语是:对于每一位发展经济学的教师,该书都是必备的。日本北九州大学杜进先生撰文说,该书逻辑体系恰像芝加哥学派——基于单纯明快的理论框架,渐渐逼近现实问题,令人感觉到经济学的逻辑美和强大力量。另外,该书在理论与实证的平衡方面也用力颇深,也就是说,书中虽然有很强的理论性,但却没有运用复杂的数学,而在实证分析中,也只是摄取有关中国经济的最基本的事实,有意识地回避深入细节——转型期中国经济的种种特殊现象。

《奇迹》之所以能得到国外同行的好评,除理论分析精彩外,还在于“不存在学术‘语言障隘’”。日本的杜进先生指出:对日本和欧美的多数学者来说,要理解中国学者关于中国经济的见解,恐怕是相当困难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学者运用的理论规范与学术语言是独特的。尤其是五、六十岁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由于接受的经济学教育不同,虽然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创造新概念,虽然对中国经济面临的诸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但他们在与国外学者交流看法时,显然存在语言问题之外的学术“语言障隘”。

由此,笔者不禁想起,前些年,一位刚刚出访回来的经济学家告诉笔者,在他们与国外同行交流时常常感到有学术上的困难,比如我们讲“市场疲软”,其实就是“有效需求不足”,讲“三角债”其实就是“债务危机”,而像“疲软”、“三角债”之类的术语翻成外文又难又不容易理解。经济学是讲求效率和节约的,如果我们的经济学家们连自己表达观点都如此费劲,也可以说是一个有意思的嘲讽。而《奇迹》在使中国经济学家走向世界过程中,不能不说是部里程碑式的专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